身边的朋友有说,国宝田黄三链章材质并不是田黄,以至让笔者想起写一篇这样的文章,从而,得以个人的角度去解读这方面的问题。于是,文章就有了以这个疑问为内容的开场白。    随后,登录网站查找资料发现,不止是生活中的石友,网友中也不泛存疑者。其实,鉴定是否为田黄不存在技术难题,只要上手观察就能立辨之。因为田黄的母体是高山石,它必然具有此类石种的特征;另外,它们经百千年于泥土中“修炼”,其一定具有泥土的气质。外观上体现鉴定田黄材质的方法多种多样,最为流行的办法就是观察皮、格、丝,前二者特征已然不存在,只有看丝一条路可走了,因为这么大的田一定有丝。生活中指一部分田黄无丝,是指这类田的丝与肉已经融和在一起,认真看多少还是有点味道的。
  
      
       虽然有多种多样的技术手段能令三链章材质现行,但笔者认为大可不必行之,因为无论结果如何,它就是中国人心中的“田黄”。即使鉴定后,它非田黄的材质,也不会冲淡它一丝一毫的价值。 田黄三链章的价值    田黄为啥有如今的价值,当然是与皇宫文化分不开了,试想一下如果皇帝喜欢的是芙蓉,搞不好行使“石帝”权利的就是它了。从来没有哪一件田黄作品能像三链章一样与皇帝如此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的存在,就是田黄皇宫文化的缩影。    一般名家的拍品,如果有图书记载,或有明晰的来龙去脉,通常会深获藏家的认可,在拍卖会上能创造奇迹。我们常常看到的是,拍卖公司在介绍一件拍品的时候,会在这方面大费周章,以使人相信这件拍品来路可靠。    这件三链章的存在,简直可以说是证明了田黄与皇家的渊源关系;它就静静地摆在那里,不言不语就是一本厚厚的历史书。于是,由一段百年之久的历史,为这套田黄背书,其价值数字不可譬喻
  
      
          在这段历史中,最为光耀的人物就是乾隆帝与末代皇帝溥仪了。    据传,乾隆帝极为喜欢此套三链章,并把它作为传国印玺代代相传,到溥仪这一代已是国运衰败。当他被驱逐出故宫的时候,带走的诸多珍宝中就有这一件田黄三链章。此后的日子,末代皇帝处境堪忧,还好的是就这么套印章紧裹在怀里,陪着他一路走过风风雨雨。    这个三链章为何能使溥仪如此重视呢?    因为这一套三链章,无论是从材质、工艺,或者是篆刻,都已达登峰造极的地步。    首先,它的材质体现形式是链条状,这就要求石头石性密结,必须是无裂格的担忧;更为难能可贵的条件是,它的块头必须是硕大无比的。当时的田黄就已经价值不菲,这样一块高价值含量的田黄原石,也只有皇家的财力能承担得起。    其次,这个作品的链环,每一环均是全封闭的,这要求艺人具有高超的技术,以及超强的心理。试想一下,万一不小心给雕断了,这可不是赔偿能解决的问题,搞不好有牢狱之灾,甚至有性命的危险。艺人在这样的高压环境下,出来的效果环环相扣,可以说真不是吓大的。
  
      
          末次,就要谈谈它的篆刻价值了。三枚印章的篆文由“乾隆宸翰”、“惟精惟一”、“乐天”组成,“乾隆宸翰”是帝王墨迹的印证,用于加盖皇帝亲笔手诏、御札等;“惟精惟一”第一义是指世间万事万物乃妙明本心幻化,在此有返源归根之意;“乐天”是凌空飞行之象,伴奏伎乐、散天花,当知乐非在外境,而在本心,最大之乐乃是妄心见到真心 另外,采取传统标准格式的“乾隆宸翰”,与现字画结合模式的“乐天”玺文一样,处于印章的凸起部分,是篆刻中的“阳文”;“惟精惟一”则是采取汉代私印形式、回文法排列,处于印章的凹陷部分,当属“阴文”。于是,一组章中现阴阳调和,之中,可见乾隆帝的治国思想。 溥仪与三链章    这套宝贵的三链章,见证了末代皇帝从繁荣到衰败的历程,当时的皇帝在冯玉祥军队的严密监试下,离开了紫禁城,到后海泔水桥旧醇王府居住,成为一民普通的平民。
  
      
          溥仪在旧醇王府住没多久,为躲兵乱,住进了日本公馆;1925年2月他在日本人的安排下,去了天津,一呆就是7年;1932年3月,在日本人的操纵下,他就任伪满洲国皇帝。    当时的溥仪对中国人民最大的贡献就是,成功地保住了这套国宝,并没有让日本人发现,不然今天的石友得到日本去“朝圣”了。中国人为了自己国家的宝物,要到国外去才能见到,岂不滑稽?    1945年8月,中国人民抗战胜利了,日本鬼子夹着尾巴逃跑了。这个时候的溥仪也想跑,可是能跑哪里去呢,到沈阳机场时就被苏联红军给截住了,成为他们的阶下囚。不,应该是成为全世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囚”,并被关在了苏联境内的赤塔。还好的是,他多少还有点中国心,没让这套宝贝被红毛给“共产”了。
  
      
          至于溥仪为何如此机警,成功保护住了珍宝?因为当时的他,对带出宫的珍宝进行甄选,只留下少量的珍宝字画,藏在一个黑皮箱里,这三链章则贴身保管,才逃过一次又一次的搜检。    1950年7月,新中国成立以后,溥仪被遣送回国,值逢抗美援朝时期,社会各界为了撕碎美国这只纸老虎纷纷捐款。当时的溥仪几经辗转反侧,心一狠决定捐出这套宝贝。    如今,这套田黄三链章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馆,穿过明亮的橱窗,人们就可清晰地见到它,可是人们往往忽略的是,曾经发生在它身上的颠沛流离的日子。    1997年8月17日,国家邮电局将这一套三链章,印制成邮票。从那刻起,它同全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这个时候,你是否想起了有一个叫作溥仪的末代皇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