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分类和命名大讲解,太全面了,不看是你的损失!
发表时间:2019-01-22 14:58:12
作者:
所属板块:翡翠
很多人会说,翡翠行业水很深。对于行业外不了解的人来说确实如此——光名字就可以把你绕晕。对于钻石来说,不管颜色是否偏黄,切工是否good,净度是否干净,重量大部大,统一都叫“钻石”,对于有特殊颜色比如黄色的钻石和粉色的钻石,才会命名为“黄钻”和“粉钻”,数量也不敢区区几种。然而翡翠不同。铁龙生是翡翠、红翡是翡翠、墨翠也是翡翠,这还不算,什么糯种飘花手镯啊、18k金真钻玻璃种无色戒指啊、冰种淡晴水貔貅吊坠啊等等等等,这些繁复的名字往往让刚接触翡翠的人一头雾水。
翡翠是一种由硬玉矿物组成的非均质集合体,其中因为含有不同的矿物,使得翡翠的颜色和质地多样繁复。老一辈的翡翠人说翡翠有“三十六水、七十二豆、一百零八蓝”,虽然此说法略显夸张,不过也说明了翡翠的品种繁多。
图1:各种各样的翡翠
小时候看《西游记》里,面对着“孙行者”、“者行孙”、“行者孙”,金角大王银角大王开始怀疑人生。面对翡翠如此多的名字,该怎么去认识翡翠呢?其实这也不难,翡翠的命名方式是有迹可循的。
在业内,好多机构和专家都制定了自己评判翡翠质量等级的标准,比如国土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制定的《翡翠分级》国家标准、云南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制定的《翡翠饰品质量等级评价》、翡翠专家欧阳秋眉的“4C2T1V”标准和翡翠专家摩㑀制定的《翡翠标样级》标准等等。不过这些标准都没有被业内统一执行和使用,业内区分翡翠质量等级,几乎还是依靠世代相传的“种”、“水”、“底”、“色”、“工”这些属性来进行综合评价。翡翠“种”、“水”、“底”、“色”、“工”这些属性,不仅可以判断翡翠价值,还可以给翡翠进行分类,是前人对翡翠研究的结晶。翡翠命名的方式,也是依据这些属性来命名的。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流传范围的不同,各地(各商家)对翡翠的命名方式也存在一些差异,有的概念也存在着偏差。再次强调一下,这是民间标准,且不一定被业内所有人认可。
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种”、“水”、“底”、“色”、“工”。
翡翠的“种”
“种”指的是翡翠的质地,也是对一件翡翠饰品的最基本的描述,市场上常常说的翡翠种有老坑种、新坑种、玻璃种、冰玻种、冰种、高冰种、糯冰种、细糯种、糯种、豆种等等,翡翠行业遵循传统习惯,在销售上沿用这些名称,其间区分标准也不同。事实上,翡翠的结晶体颗粒大小和这些颗粒的交结关系是决定翡翠商业品种的主要原因,从这点上,我们可以把翡翠的种分为:
1、玻璃种:其结构细腻致密,10倍放大镜下不见矿物颗粒及复合的原生裂隙,结晶颗粒粒径小于0.1mm,像玻璃一样透明;
图2:玻璃工艺品
图3:玻璃种无色叶子挂件
图4:玻璃种翡翠原石
2、冰种:其结构致密,10倍放大镜下见矿物颗粒及极少的细小复合原生裂隙,晶颗粒粒径在0.1-1mm,像冰块一样,透明度相比玻璃种偏差;
图5:准备制作成冰雕的冰块
图6:冰种飘花福豆挂件
图7:18k白金真钻冰种阳绿叶子挂件
3、糯种:其结构不够致密,10倍放大镜下见矿物颗粒及局部的细小复合原生裂隙,结晶颗粒粒径在1-3mm,像糯米粥的汤一样,透明度相比冰种又差;
图8:百合枸杞粥,别光想着吃,注意看汤色
图9:糯种飘翠福瓜吊坠
图10:糯种阳绿福瓜吊坠
4、豆种:其结构疏松,粒径大小悬殊,,结晶颗粒粒径在3mm以上,几乎不透明或者完全不透明。
图11:豆种浅绿佛公吊坠
图12:豆种阳绿手镯
在市场上,因为没有明确的区分标准(没人会去量结晶颗粒大小,也没法准确测量结晶颗粒大小),人们只能依靠经验来区分,又衍生出了冰玻种(介于玻璃种和冰种之间)、高冰种(介于冰种和糯种之间,更接近冰种)、糯冰种(介于冰种和糯种之间,更接近糯种)、细糯种(介于糯种和豆种之间,更接近糯种)等等。如上图6、7,也可以算作高冰种甚至冰玻种,上图9、10可以算作糯冰种。
另,老坑种、新坑种的“坑”是指翡翠矿床。翡翠的老坑和新坑都是民间的说法,没有严格的学术指导意义,早期的老坑和新坑的说法是关于开采年代的新与老。
在早期,人们对质量的要求十分高,那时开采的一般都是种水十分好的翡翠,所以从老的场口开采出来的翡翠就成了高品质翡翠的代名词,而大部分的新的场口开采出来的翡翠质地通常会差一些。
到了现在,老坑和新坑也成了翡翠种水好坏的代名词。老的场口和高品质的翡翠没有绝对的对应关系,一些新的场口也会有好种水的翡翠出产。
在翡翠的种这个分类中,还有一个开挂的种,叫“龙石种”。之所以单独提出来说,是因为龙石种翡翠极其难得,并且美艳到了不可方物。龙石种翡翠好像神龙一样难以遇到,所以得名。
图13:龙石种晴水豹子挂件
图14:18k白金真钻龙石种晴水吊坠
翡翠的“水”
"水"是翡翠评价的重要因素,行内俗称"水头",透明度高的即为水头足,这样的翡翠显得晶莹透亮,给人以水汪汪的感觉,而透明度差的翡翠干涩、呆板,给人以干巴巴的感觉,即为水头差,水不足。翡翠的种和水相辅相成,种好的翡翠往往水头也好,相反,种差的翡翠水头也往往不好。翡翠的透明程度可大致分为透明、半透明、微透明、不透明:
透明:多数光线可透过,翡翠内部特征清晰可见,见上图3、4、13、14;
半透明:大部分光线可透过,翡翠内部特征可见,见上图6、7;
微透明:部分光线可透过,翡翠内部特征模糊可见,见上图9、10;
不透明:基本无光线透过, 内部特征不可见,见上图11、12。
这里要说明的是,翡翠的厚度对透明度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糯种的翡翠基本是不透明的,但是切割得很薄的糯种翡翠可以达到微透明,在强光照射下可以看出有些水头。
翡翠的“底”
底指的是翡翠絮状物(又称棉),黑斑,其他色斑的多少程度。由于翡翠是多种矿物的集合体,其结构多为纤维状结构和粒状结构,杂质的多少程度也必然影响翡翠的价值。
底干净:不见任何绺裂、棉
略有棉:可见少量细小白棉、黑点、灰黑丝
图15:玻璃种无色福瓜吊坠,内部有棉
图16:玻璃种绿晴水福在眼前挂件,内部有棉
有绺裂:肉眼见少量绺裂
图17:正面完美,背面有明显绺裂的翡翠戒面
翡翠的“色”
“色”是指翡翠的颜色。翡翠常见的颜色有绿色、红色、黄色、黑色、白色、紫色等,一件翡翠也可能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构成,三种或三种以上的颜色构成的翡翠一般叫三彩。
对于绿色的翡翠来说(例如戒面),传统上有“浓”、“正”、“阳”、“和”之说。所谓“浓”是指绿色饱满、浓重;“正”是指绿色纯正,不含杂色;“阳”是指绿色鲜艳、明亮;“和”是指绿色均匀、柔和。
tu
图18:玻璃种浓绿戒面
图19:18k白金真钻玻璃种阳绿如意吊坠
图20:玻璃种正阳绿如意挂件
图21:玻璃种红翡如意挂件
图22:冰种黄翡释迦牟尼挂件
图23:玻璃种墨翠螭龙挂件
图24:冰种紫罗兰手镯
图25:糯种黄加绿仙鹤吊坠(黄色+绿色)
图26:糯种春带彩无事平安牌挂件(紫色+绿色)
图27:冰种三彩神仙鱼挂件(黄+绿+无色)
翡翠的“工”
“工”是指一件翡翠成品的形状、做工、等方面,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翡翠成品在设计师、工艺、文化内涵、制作年代、体量等方面的差异每件作品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详细的分级是无法做到的。在业内一般说工好或者不好。借助钻石切工来说,“工”有下面这种分类法(这个是依据我自己的经验分的):
EXCELLENT:大师制作、富有意境、巧夺天工;
图28:玉雕大师杨树明的作品《风雪夜归人》,作品采用带棉的翡翠雕刻,巧妙地利用翡翠本身的性质,把翡翠的棉当作漫天大雪的感觉,题材新颖意境深远。
VERY GOOD:名师制作、自然流畅、匠心独具;
图29:玻璃种蓝水达摩挂件,制作考究,自然圆润。
GOOD:普通制作、平整光滑;
图30:冰种无色龙牌挂件,线条自然,制作中规中矩。
FAIR:比例适合、制作一般;
图31:糯种黄翡喜上眉梢挂件,细节有待提升,制作一般。
POOR:形状比例有缺陷。
图32:这个,我们只说雕工不说题材。比例失当,线条粗糙。
此外,还有“铁龙生”这个特殊品种的翡翠,不适用于上面的分类。
图33:铁龙生龙凤呈祥挂件
大概了解了翡翠的评价标准后,再说两个光学效应,然后就可以给翡翠命名啦!
这两个光学效应是:
起荧
“起荧”又叫“起光”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翡翠在没有外界强光照射下通过自身折射形成的自发光属于漫反射光系的一种。是微粒晶体排列异常整齐有序而导致光进入后整体折射率明显,有可能是晶体排列不及起荧的整齐而导致光进后去形成微粒散射而不能成为明亮的强反射光。
图34:玻璃种起荧带翠观音吊坠
起胶
“起胶”的翡翠给人的感觉就好像刚刚挤出不久还没完全凝固的玻璃胶一样,外部还是晶莹透明的但在核心位置有半透明的区域,这些区域并不像棉一样厚重,似有似无还隐隐散发出光泽。如图一的翡翠佛一样翠娇玉柔。翡翠有起胶的感觉,说明翡翠晶体的结构细密,看不到微晶体。
图35:玻璃种起胶无色佛手瓜吊坠
了解了这些基础知识,并看了配图以后,我们可以看到,翡翠的命名和种、色有关,其命名方式一般是:
镶嵌金属种类(如果有)+配石(如果有)+种的名称+特殊光学效应(如果有)+色的名称+雕刻图案的名称(对于雕件来说)/饰品名称(戒指、手镯)
好了,下次遇到翡翠,你可以叫它一声,看看有没有叫错。叫错了的话,翡翠是不会答应你的哦(叫对了老板会答应你)。
PS.附个标本图集,请点开大图看。
相关热词: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