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飘花是指颜色为绿色或蓝色的色块,大多以丝线状、点状、块状、团状、团块状等形状呈现,这样的色块虽然有颜色,却非常规意义上的翡翠颜色,那么,翡翠飘花不是翡翠的颜色,它会是什么呢。   其实,从翡翠飘花在翡翠中的存在状态可以发现一些端倪。首先,翡翠飘花具有独立的特性,即它是独立的物质,仿佛是从翡翠之中生长出来,与翡翠的种、质地,色是并列的关系,它沉浸于翡翠中,或散或聚,自成一体,有自我的轮廓。其次,翡翠飘花具有三维的特性,无论是丝线状、点状、块状、团状、团块状等,由于它的三维特性,在有意或无意的翡翠切割加工中,不论以何种角度、方式切割,翡翠飘花仍然能够保持三维立体的本性。
         既然翡翠飘花是某种独立的物质,而这个物质又有着有别于翡翠的特征,如此,翡翠飘花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包裹体。包裹体并非是个冷门的事物,反而在宝玉石、矿物晶体中太过常见,如发晶中包含了很多不同种类的矿物质,琥珀则包裹了许多不同的小生物,黄龙玉中的水草花,还有钻石、红蓝宝石、祖母绿、碧玺、玛瑙等等都包含有形形色色的各类包裹体。   包裹体指宝玉石生长形成过程中由于岩浆作用、热液作用、火山作用等各种多样复杂的过程而被封锢在宝玉石中,不同于宝玉石成分的异源物质。包裹体与封闭介质(宝玉石)有明显的分界线,易于观察和区别,封闭介质是包裹体的载体,包裹体的物质来源成分多样,形状和大小各异。
         由于翡翠飘花的特性符合包裹体的定义,因而将翡翠飘花视为包裹体已经没有障碍,如是,翡翠飘花得以从似是而非的模糊概念中剥离出来,所赋予的释义鲜活而几可触摸,它与翡翠及翡翠颜色的关系、关联,明晰地构建起来,即共生、共存在同一体系下的不同物质。包裹体的引入,突显出翡翠飘花的独立特征。有助于区别翡翠飘花与翡翠颜色的差异,澄清了翡翠飘花是翡翠颜色的误区,即翡翠飘花仅仅是绿色或蓝色的包裹体而已。   无色玻璃种、冰种的翡翠,由于水头足、透明度较高,通过肉眼便能直观观察到包裹其间的翡翠飘花的清晰脉络、细微特征及全貌,因而这类翡翠飘花在认知上有共识无异议。对于种水差且不透明的油青种、糯种、豆种等较为干涩的翡翠,其内部是否包裹翡翠飘花则通过肉眼不能鉴别,而分布在其表层大小不一的色块,与翡翠的种质有明显的分界,各成体系,相互融合,其实这类色块也是翡翠飘花,看似平面薄层,实则视线触及不到的薄层下仍有未知的一体物质延续,平面层状不过是切割导致的切面,加之翡翠质地不透明,产生翡翠表面色层的状况。翡翠飘花的推想正是基于对翡翠整个体系的解读。
         翡翠飘花不虚无,它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审判理解。   
作者:玉之我心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