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陈子奋《寿山石小志》(一)
发表时间:2019-01-21 17:23:52
作者:
所属板块:寿山石
文/蓝风
图/福建东南拍卖 北京保利拍卖
《寿山石小志》是一部以寿山石山系、坑洞为脉络,对各个石种进行介绍的一本寿山石专著。它的作者陈子奋是福建长乐人,髫龄即习绘画篆刻,数十年来精研不懈,被徐悲鸿先生尊为生平畏友。治印融冶皖浙二派於一炉,而追摹秦汉,笔力苍劲深厚。而对印材的研究亦颇有建树,《寿山石小志》则是一本关于寿山印材的重要著述,为学界所重。惜乎原作有文无图,不能予人以直观感受。今试做部分图解,以飨广大爱石者。
一、田黄
《小志》记:“田石,掘于寿山溪一带之溪旁水中。溪长数里,沿溪之田,经其水流浸渍者,偶尔发现有田石。石质结温润凝腻。因其出土地段,有上坂、中坂、下坂、碓下坂之分……田石色分黄、白、红、黑数种,以黄知名。”我们今日把田石统称为“田黄”,一来是田石确以黄色居多,二来即使是白、红、黑等色,亦皆带有黄意,不易区分,故都以“田黄”称之。田黄石贵为“石帝”,一直为爱石者尊崇,这一点《小志》中也有表述:“田石质与色之珍贵,旧已有名。复以其久蕴土中,多含暖气,相传载之北方,印泥虽冻,印之立解,世人争重。”说田黄石能解冻印泥,这多少有点神化的意味了,但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田黄石为人所重的地位。
田石既然有黄白红黑诸色,《小志》也分门别类做了介绍。
“田黄,即黄田石,俗倒呼为田黄,为我国印石之名贵珍品。明末清初即为印石之王,以重量计值,两以上价超黄金数倍。田黄有黄金黄、桔皮黄、桂花黄、枇杷黄、鸡油黄、栗子黄、杏黄、葵黄、皂黄诸名种,皆以色类似而名。又有内包白色薄片,内纯黄者,俗名银包金。田黄皮多牙黄色,而不透明,里则半透明,玲珑可爱。其通灵澄澈者,为田黄冻,大者极为罕见,价值连城。”
又说:“田石质娇嫩,中有极细之萝卜纹,间生红格,或裂痕,乡人所谓‘无格不成田’也。红格虽为田石特征,究为石病,格多者,自非上品。”这里说得非常辩证,既介绍了萝卜纹、红格等田石特有的标志,又指出了红格原为石病的本质。
对于较少见到的白田、红田等,《小志》中也有介绍。
“白色田石又成田白,色如猪油,间带黄味,若牛脂。萝卜纹绵密而明显,格纹有浓朱似红筋者。”
“红田或呼为田红,色浓红带赭黄,鲜艳类桔皮者为上品,曰桔皮红。”
还有一种“黑皮田”,也叫“乌鸦皮田黄”,是“指田石有黑皮者,其肌理仍带黄色,或赭黄色,萝卜纹亦明显,石农呼为黑皮田,又呼乌鸦皮田,虾蟆皮田,皆以色而名。”
此外还有由田中翻出地面者为搁溜田,中坂溪管屋所出为溪管独石,坑头南芦苇之荫所产名为芦荫,凡此种种,皆属于田石范畴,惟因其罕见,即便有传世,多亦难辨出身了。
相关热词: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