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漆器的 五问五答 01
      问题1.什么是脱胎漆器?
福州脱胎漆器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浓郁地方特色的中国传统艺术珍品,与北京的景泰蓝、江西的景德镇瓷器并称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三宝”,享誉国内外。
      
福州脱胎漆器的制作方法是先以木骨造型、苯板或泥模造型为底胎,再在这些造型上面粘贴若干层麻布,每一层麻布都用漆髹涂,最后形成厚厚的、坚硬的漆布壳,也即漆布胎。漆干了以后,除去木骨或泥模,脱出器物胎型,就成了中空的漆布造型,也即漆布胎,再往漆布胎上髹漆并且彩绘,这便成为著名的脱胎漆器。脱胎工艺在古代就由漆工们创造出来,在古代叫夹贮胎工艺,夹贮的成分为漆灰和麻布。
      
      
以花瓶制作为例,先预塑好泥胎或制作好木瓣胎模型;再用水裱上二层毛边纸;刷上脱离剂两道;髹上推光漆;然后成的分别髹上用生漆调细、中、粗灰数道;视器物的大小,用面粉调生漆裱上一次或二三次夏布或绸布;分别髹上用生漆调粗、中、细灰数道;用水冲去泥胎或脱去木瓣胎;用清水洗净胎内面,便成了脱胎漆器的"雏形"。每道工序都要阴干,每道髹漆在阴干后,都要用苏砖等干磨。"雏形"制成之后,还有好几道大工序。
      
      
      
      
       02
      问题2.制作漆器的工艺步骤有哪些?
步骤一:制胎
      
制胎漆器工艺的胎身常用木胎和脱胎两种形式。制作木胎漆器要精选纹理细不变形的优质木材制作榫卯无缝式木胎;而脱胎则是以泥土、石膏等塑成胎坯,以大漆为粘合剂,用苎麻布或者丝绸布在胚胎上逐层裱,待阴干后脱去原胎留下漆布雏形,再经过上灰底、打磨等多道工序制成坚实轻盈的胎体。
      
      
       步骤二:采漆 剔犀工艺使用的是两种以上天然大漆(天然大漆它是指从漆树上刻下来的漆液,也叫生漆、国漆)在一定的胎体上有规律、有层次的交替髹涂累积到一定厚度(一般需要髹漆百余道,历时四个月之久)。大漆采自漆树,每年三伏天,漆农用河蚌壳破开树皮,在树木上划开如柳叶刀的刀口,树体就会渗出乳白色液体,顺着柳叶口缓缓流入竹筒,然后让有经验的工匠制成大漆。
       步骤三:髹漆 每一件漆器剔犀工艺品都是用黑红两种颜色的大漆髹漆,至少要有5个红色层和5个黑色层组成,每个色层要经过数十遍上漆来覆盖下方色层,而且每遍上漆厚度要一致,每一遍上漆都要在恒温恒湿的地窨中用24小时氧化,历经百余天,历经百遍涂漆,才能达到剔犀漆器工艺品需要的厚度,这就是传统手工艺的功力和艰辛所在。
       步骤四:漆艺技法修饰 使用描金、填漆、螺钿、平脱、堆漆、雕漆、平漆、斑漆、戗金(银)、堆红等漆艺技法,对漆器进行修饰。
       步骤五:推光 推光是漆器剔犀工艺的最后一个步骤,用老旧房子上的灰砖粉末细细打磨漆器剔犀工艺品的每一个角落,用适当的力度,上百次的打磨,才能抛光出灿烂的漆器剔犀工艺品。
       03
       问题3.收藏的漆器平时怎么护理和保养? 保养: 漆器在收藏时应注意避免阳光暴晒,强紫外线爆晒会导致色漆颜色改变。 收藏室的湿度和温度不宜急剧变化,避免忽干忽湿,最好把漆器放在温度和湿度比较恒定的房中。 收藏时应特别注意,不要把漆器放得离地太近,也不要把其放在铺设海绵的地上,因为地上湿气大,海绵的吸水力又比较强,久置于地易使器物发霉脱漆。 在移动漆器时应轻拿轻放,注意不要与坚硬、锐利的物体碰撞或摩擦,避免剧烈的震动。 同时,盐、碱等物质对漆器有一定损害,要注意远离这些东西。 护理: 漆器的收藏还应注意防尘。如果有灰尘积淀,可用鸡毛帚和柔软的毛刷轻轻清理,或用棉纱布擦拭。 如果器物表面沾上污垢,可用洗涤剂清洗或用棉纱布蘸上少许食用油轻轻擦拭。 木(或竹)胎漆器,不仅要注意保护漆层,还得注意保护胎体。 04
      问题四:漆器表面的漆是什么漆? 漆器表面上的漆叫大漆又名天然漆、生漆、土漆、国漆。泛称中国漆。为一种天然树脂涂料,是割开漆树树皮,从韧皮内流出的一种白色粘性乳液,经加工而制成的涂料。是属于纯天然的产品。
      
      
       05
       问题五:为什么使用3D打印技术制作漆器内胎? 3D打印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我司自主研发产品除镇尺等部分采用实木胎体的漆器之外,其余漆器均使用3D打印胎体。

      
       我司3D打印胎体选取聚乳酸纤维为原材料,该类材料因其环保特性,已被众多专家推荐为"21世纪的环境循环材料"。3D打印胎体的运用,大大缩短了漆器胎体制作的时间,使得我司漆艺匠人有更多的时间致力于漆艺的制作与技法的研习。同时,3D打印技术能够将3D模型完美复制成实物,使得匠人的创意能够表达得更为准确。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与生活的联系日趋紧密,如今我司首创漆器3D打印内胎,将千年漆器与现代科技进行对接,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对其进行了改良与发展,使得漆艺能够更好地走进人们的生活。同时,此举对于培养新时代的漆艺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9:30—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