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石虽然美丽,但由名家妙手雕刻,才能成全她们的另一番美。   古往今来,正是寿山石界雕客们创造了寿山石的繁荣。不过,这些前辈高人们有的走红太早,有的资料太少,常让石友们犯糊涂。 今天小编就为各位石友找来一份干货:那些年,我大寿山石圈里,玩雕刻的前辈高人!29265
      
周尚均,名彬,清康熙时福建省漳州人。擅长印钮雕刻,其钮作品极具装饰味,兼具华茂,被称为“尚均钮”,名重一时,与同时期的杨玉璇可称为双峰并峻的雕刻大师。其中不少优秀作品多为清宫所收藏,对印钮艺术的发展影响深远,堪称寿山石雕刻的一代宗师
      
      
      
潘玉茂,福建省侯官县人。清代同治、光绪间寿山石雕名艺人,小名和尚。居福州西郊凤尾乡。善刻印钮,在继续杨璇、周彬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和弟弟潘玉进、潘玉林、潘玉泉,共同创立了寿山石雕“西门流派”的艺术风格,被尊为西门派鼻祖。 喜作深刀雕刻,刀法简练,以尖、圆、推、半圆推刀综合运用,线条垂直匀称,宁静端庄;擅雕印纽、博古、薄意及开丝、雕边等,均有很高的艺术造诣
      
      
      
林清卿(1876—1948),侯官县后洋人,居凤尾乡。陈可应徒弟。民国初先学石雕,改学中国画后又攻石,对古代石刻、画像砖艺术深有研究,将中国画之画理运用于创作之中,开创寿山石“薄意”雕刻新天地,世人称之“西门清”
      
      
      
林文宝(1883—1944),居西门半街,师承潘玉进,擅长刻钮,造型古朴,风格飘逸,被誉为“钮工—巨擘”,名至一时。陈子奋《颐瑗楼印话》评“狮、虎、熊、龙绝肖石刻。博古仿佛钟鼎彝器之纹,尤以印顶尖圆斜扁之不同,依势肖形,俱能契古
      
      
      
林元珠(1864—1935)林元珠字石斋,福建闽县(今福州)后屿人。自幼随父
      亲林淑钦学习石雕,后拜林谦培为师,得其真传。后回乡授徒传艺,发展石雕队伍,形成以林氏家族为主体的“东门”艺术流派

      
      
      
郑仁蛟(1881—1941)鼓山蕉坑人,为东门派始祖林元珠高足。大胆汲取木雕、牙雕、泥塑、陶瓷等雕刻艺术养分。擅长圆雕人物,作品构思新颖别致,巧取俏色别开生面。曾在城内安泰桥开设“碧寿岩”店,收徒传艺,门人有黄恒颂、黄信开、王乃杰、周宝庭等
      
      
      
林友琛(1894—1970)林元珠次子,深得家学真传,擅长印钮、人物圆雕,亦喜作薄意、浮雕,与林清卿并名,人称“东门清”
      
      

       
林友枝(1900—1954)鼓山后屿人,林元水长子,自幼随父学艺,又得伯父林元珠指导,尤擅雕刻神兽及各种动物走兽,形态生动,刀法古朴,自成一
      
转自网络。